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4-05-23

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幼儿保育

专业代码:770101

二、入学要求

应届初中毕业生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

学历:中专学历

四、职业面向

专业方向:幼儿园教师、保育员、育婴师。

职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级幼儿园担任幼儿教师、幼儿教育行政人员、其他相关机构的应用型人才以及自主创业开办民办幼儿园等。

对应岗位:保育员、幼儿教师。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成为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组织管理和教学能力,从事幼儿园教育、保育员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加强以红色精神资源为背景的党史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爱党、爱国、爱校的专业技能型幼师。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职业中专文化基础知识和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

2)掌握保护、尊重和教育幼儿的专业职责。

3)掌握幼师专业英语知识。

4)掌握幼儿教育科研与实践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

5)了解现代先进的儿童观与教育观,以及现代幼儿教育发展的趋势。

6)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的一般原理。

2.能力结构

1)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

2)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需的声乐、键盘、舞蹈、美术、口语表达等基本技能。

4)具有对幼儿教育现实问题进行调查、诊断、咨询和辅导的基本能力。

5)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3.素质结构

1)具有稳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具有扎实、宽广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3)具有幼儿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4)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和教学的方法和技能,编制实施具体教育方案,能熟悉国家与地方的幼儿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

六、课程结构与设置

学校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的办学原则,以“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为主线,创优管理模式,完善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思路,形成了“岗、证、课、赛”四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说明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就业指导、语文、数学、英语、应用文写作、礼仪、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音乐)、公共艺术(美术)、心理健康13门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幼儿英语、幼儿卫生保健、幼儿教育心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书法、社会科学6门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包括:美术基础、简笔画、板报设计、舞蹈、乐理、视唱练耳、键盘、弹唱、声乐、手工制作10门课;实训课程包括:舞蹈创编、教案、PPT制作3门课程。

七、教学进度总体安排

1ng.png
   2.png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省内知名、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有任课教师11人,其中双师型教师83.5%,高级职称27%,中级职称73%。

               师资队伍素质要求

3.png


(二)教学设施

学校配备有标准化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教室2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所。完全能够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及实习实训需要。

校外实训基地

                  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的幼儿园

4.png

                         校内实训基地

5.png

(三)教学资源

建立严格规范的教材管理制度,设立教材建设管理委员会,配备专人负责。学校要建立教材账目,严格教材采购、出入库手续和费用核算制度,做到账物相符;要保证教学使用,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严禁使用盗版教材。学校图书室购进大量关于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图书文献及数字资源。

(四)教学方法

教师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运用多种新型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和课程内容。要把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重点,尽可能创造条件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根据现场教学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切实做到课堂职场零距离。

(五)教学评价

1.课程考核与评价

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重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加强学生考试方法的改革。

采用教学过程与目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各类作业情况进行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教学模块结束时对学生整体技能情况的评价。

近年来在考试中,试行对学生考核不以“一卷”定论的考核方式,即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导检查,对学生从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任务的完成等多方面进行考评。注重学习过程考核,强化综合能力考核。

(二)顶岗实习考核与评价

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顶岗实习的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成立校企共管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共同实施评价与考核。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导师”制,由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上有措施。校外实习成绩的过程和结果考核分别通过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两部分完成,实习表现占总成绩的60%,实习报告占总成绩40%,实习表现包括出勤和工作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其中,企业考核占40%,学校占20%;实习报告成绩的评定,企业占30%,学校占10%。

(六)质量管理

教务科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期初、期中、期末三个环节进行考核评定管理。 

    教务科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原则上,每位老师每个学期至少听2人课,不一定集中时间听课,可以随堂、随人听课。  

    由教务科组织安排,主要以随堂听课方式,对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每位督导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听8人次的课。 

    由校级质量监控小组组织,主要以随堂听课方式,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每位校级督导组成员对每个教师至少听2次课。 

   以教学班级为单位,由教务科负责组织全体学生对上学期本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评价。每个班参与评价的学生总数不得少于教学班级总人数的80%。

校级督导组根据学生评价、教师互评和学校督导评价结果,对各本专业教师授课情况进行教学总结反馈。

九、毕业要求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体素质,掌握本专业必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和素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 思想品德评价及操行评定合格 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全部合格或修满规定学分,无违纪处分可准予毕业。其他情况参照国家教委制定的学籍管理条例执行。实行1+x证书制度,毕业前要取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双证毕业。